最近内容更新得少,不是在偷懒,而是全力研究GPTs中。
可以阶段性做一个结论了:GPT-4已经完全是另一种新的产物,和其他所有大模型相比不能再用同一个思路去理解,包括openAI自家的GPT3.5。
这几天没日没夜的研究和尝试,我已经自建了30多个GPTs模型,从写小说助手到小红书文案生成,从考试刷题神器到阿丘小助理智能分身。
当然废弃掉的就更多了。最大的感受是继续验证了那句话:大模型时代,人人都是创造者。
一、GPTs厉害在哪?
其实国产大模型比如讯飞星火、通义千问等,也有自主创建模型的方法,也可以搭建外部文件然后借助自家大模型进行分析处理等等。但GPTs里面有最明显的两个区别:
1、GPT全程协助甚至引导用户创建程序,国产大模型是需要用户自己设计流程和提示词,而GPT则是逐步引导
可以看到这里我想做出调整的时候,用的提示词分别是:“你帮我优化”和“你加入到程序中”,实际上这也是我现在很喜欢用的一种思路,特别是在自己没有想法的时候。
2、Action的外链功能,这个能极大扩展GPTs的能力表现。当然这个功能我觉得国内想跟进难度并不大。真正能用明白这一点的也是少数,因为相关第三方接口还是比较少,但未来可期。
关键点其实还是在于第一点。使用大模型的思路和习惯会从过去的执行角色变成决策角色,而这件事在从前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,例如:老板、领导、上级,而绝大多数人是长期扮演着执行角色。
二、如何快速搭建一个自己的GPT
简单说一下GPTs的创建,其实真的很简单。
1、首先需要一个GPT-4的账号
2、点击左侧导航栏的Explore
3、点击Create a GPT
4、在新的页面里输入自己的想法和需求
5、输入自己的一系列需求和想法后,等待GPT自动生成。这里会包括名称、头像以及具体的问题引导
6、右侧的预览部分可以直接输入自己的问题进行测试
7、最后就是保存,也可以把链接分享给其他朋友。
如果只是想生成一个GPT,这里就已经结束。就如同最开始写AI的提示词一样,只需要简单的指令,剩下交给AI。不过如果想做一个高质量的GPT,门道就会很深了,我们后续慢慢讲解。
三、结尾的话
GPTs的出现愈加驱使我想去单独做一套关于GPT-4的全套的认知与知识、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内容,不过这又会是一个工程量巨大的活了。
但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不具备科学上网的环境,可能现在真正用上大模型解决问题的群体也不过数千万级别。所以国内的大厂们加加油,用户群体是海量的,需求也是海量的。
我始终有个观点,既然做研究,就得掌握最顶级的产品,然后就能向下兼容低版本的产品。可以一边等国产大模型的升级迭代,但也不影响去体验天花板的上限。
我自己做AI阿丘这个账号的出发点还是要从0基础和小白用户的角度让大家理解和认识到,现在的大模型究竟在普通人眼中发展到什么程度,能够实现哪些事情,未来有可能发展到什么高度,这些产品的优缺点有哪些。
毕竟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,都伴随着泡沫与机遇,而我相信有价值的信息,会弥足珍贵。
正如前面我提到的,使用大模型的思路和习惯会从过去的执行角色变成决策角色,也许这样的思维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,也许大部分人到最后使用AI的结果还是去执行解决一系列工作。
但如果有少数人能认知觉醒,这就是我做AI科普布道的价值。每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背后,真正能趁势而起的仍然是少数派,希望你会是其中一员。
对了,今晚刚好又是要做社群内部分享会的时间了,这次的主题就是聊聊GPTs,晚上8点,欢迎来看直播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,E-mail:xinmeigg88@163.com
本文链接:http://m.tongchengxian.cn/news/8196.html
有话要说...